昔日不起眼的雜草叢生荒地,如今青草搖曳、曲徑通幽。方寸之間,展現(xiàn)的不僅是自然美景,更是人們心中的“小確幸”。
城市園林綠化是群眾身邊可觀可感可親的綠色空間,彰顯著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,也承載著人們的美好生活。鹽城市全面推進綠化建設與保護,著力提升城市空間品質,展現(xiàn)“國際濕地 沿海綠城”魅力活力,打造一批滿足人民群眾親近自然、休閑游憩、運動健身新需求新期待的“樂享園林”。
“樂享園林”是否建在心坎上,居民會“用腳投票”。鹽城市聚焦居民區(qū)相對集中、群眾反映強烈、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區(qū)域,利用閑置地塊、廢棄空間、使用率低的小微綠地,布局建設“樂享園林”。
市區(qū)鹿鳴路與寶興路十字路口的口袋公園、響水幸福小區(qū)口袋公園、東臺實驗初中東大門南側游園等,將一塊塊不起眼的雜草地,建設成精美的口袋公園、共享空間,滿足周邊居民休閑健身、溝通交際的需求。項目建成后,居民紛紛稱贊,現(xiàn)已成為休閑娛樂好去處。
走進射陽縣人民路與曙光河交叉口的口袋公園,喬木、灌木等樹叢構成靚麗的綠色景觀;休閑座椅、健身器材、人行步道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;公園中心花朵底座造型的彩虹拱橋格外搶眼,吸引來往路人拍照打卡。
結合城市更新,釋放城市存量空間,鹽城市已建設居民身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141處,實現(xiàn)出門5至10分鐘即有一片可休憩、可交往、可健身的綠色共享空間,讓“口袋公園”兜起家門口的微幸福。14個口袋公園項目獲評“江蘇省公眾最喜愛的綠色空間實踐項目”。
功能復合,場景豐富,是鹽城“樂享園林”活力空間的特點。鹽城市始終秉持“以人為本、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文化引領”的設計原則和“綠色園地、樂享空間”的功能定位,聚焦民生需求,將口袋公園、林蔭空間、綠道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,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,優(yōu)化城市綠地布局,科學提升綠地效能,通過對小微公共空間進行“針灸式”更新,高質量打造居民身邊的綠地空間。
亭湖區(qū)天山路與緯九路交叉口游園臨近多個小區(qū)、學校、公共事業(yè)場所等,公園的建設充分考慮實用性,設置涼亭、健身器材、長椅等設施,讓周圍居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。
濱海縣迎曦公園,在功能單一的原迎賓廣場基礎上加以改造,結合地區(qū)特色,以“踏浪前行”為主題,在主入園口設置浪漫又律動的巨型碧色曲線拱門雕塑,借助不同時刻的光影變化而產生“潮涌浪花”,視覺效果良好。
以“公園+”創(chuàng)新實踐,推動公園綠地體育、游樂、無障礙等全齡友好設施建設。目前,28個城市公園落實“國球進公園”,增設乒乓球臺47張,其他體育設施69套,37個城市公園綠地137處疏林草地實行“開放共享”試點,營造了功能多元的活力場景。
在鹽城,不少“樂享園林”在承載觀賞、休閑、娛樂、健身等功能的同時,還通過設置裝飾景墻、微型景觀小品、標語立牌等方式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八禮四儀、未成年人保護等宣傳與周邊環(huán)境融為一體,增加市民互動體驗,有效發(fā)揮了理論宣傳功能。
如何讓“樂享園林”真正點亮城市微空間?不僅要在建設上費思量,更需在維護上下功夫。
鹽城市強化部門協(xié)調聯(lián)動,構建“網格化”監(jiān)管等科學、有序、高效的現(xiàn)代城市綠化管理機制,推動綠化管養(yǎng)全覆蓋、精細化、長效化。充分應用移動互聯(lián)網等信息技術,建設智慧園林綜合管理平臺,實現(xiàn)市、區(qū)兩級監(jiān)管便捷、高效。
接下來,鹽城市將圍繞高質量推進生態(tài)園林城市建設,編制出臺《城市綠色空間塑造指南》《鹽城市道路綠化品質提升細則》《鹽城市區(qū)閑置拆圍土地綠化建設指導意見(試行)》《鹽城市建設高品質園林綠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等,健全完善園林綠化品質提升細則等制度標準體系,高品質塑造綠色生活空間,聚力提升園林綠化管理水平,讓人民群眾樂享綠色生態(tài)帶來的愜意生活。
一條條長長的綠色步道承載民生幸福,一個個小小的口袋公園兜著眾多歡樂。在鹽城,隨著“樂享園林”的不斷涌現(xiàn),居民的幸福生活也正不斷“加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