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各地水稻收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。為保障農業(yè)生產智慧高效運行,蘇州供電部門積極行動,用綠色電力賦能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。
11月7日上午,在吳中區(qū)臨湖鎮(zhèn)太湖現代農業(yè)示范園內,機器轟鳴,多臺農機來回穿梭。收割的稻谷則被運往不遠處的加工基地,進行烘干、篩選、碾米等工序。
每個車間里,都有一塊數據看板,上面采集了稻谷狀態(tài)、設備運行等各方面的數據。
蘇州太湖現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部門經理徐飛介紹,可以監(jiān)測到整個稻米加工中心所有加工設備,包括烘干機、碾米機,還有冷藏庫和周轉庫,能夠有利于排產排期,提高工作效率。
示范園內稱重、生產、倉儲等全流程都被接入智慧管理平臺,這不僅讓生產效率提升了30%,產品質量也更加有保障。水稻收割高峰期,智慧管理平臺的持續(xù)運轉也對用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徐飛介紹,烘干機要24小時開展,智慧化平臺也要24小時采收收割的進度數據、收割和烘干周期,要維持一個多月,用電負荷非常大,供電部門在今年下半年已經幫助把電力進行了增容,所以現在整個烘干機可以全部開足馬力,保障秋收順利進行。
為保障“一粒米”順利從田間到餐桌,這段時間,供電部門定期上門,宣傳安全用電知識,保障設備正常運行。
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臨湖供電所副所長吳富敏介紹,協助農業(yè)園將原80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到1600千伏安,從原來的4回路出線增加到10回路出線進行供電,加強農業(yè)園的用電設備巡檢和隱患排查,確保秋收期間農業(yè)園的安全可靠用電。
來源:蘇州新聞